为诊断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发展规律,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苏州大学东吴智库联合其他高校成立“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综合竞争力指数课题组”(ICAUR),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若干维度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综合评价,推出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之二——发明专利授权报告。现将报告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之二
——发明专利授权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质量,是提高我国本科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指1999年以后新建、升格的以培养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建本科高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办学历史较短、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较为薄弱、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办学特色未充分彰显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目前仍然是我国本科教育的短板。
为诊断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发展规律,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无锡太湖学院联合成立“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综合竞争力指数课题组”(ICAUR),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若干维度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综合评价,在2018、2019年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报告基础上,继续推出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
课题组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科研水平的评价包括论文、专利、课题、获奖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高校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保护创新创造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专利授权量持续提升,专利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我国高校专利转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可以授予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需要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只需具备“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发明的创造性水平要求比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高,因此发明专利是衡量高校技术创新活跃程度、服务地方经济、解决区域技术难题、产学研深度合作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获得更多的发明专利授权对于学校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根据教育部官网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我国共有1270所普通本科高校。本课题组共跟踪确定67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2.8%,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284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222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和1644所独立学院。此外,本报告还将新设立的32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纳入统计范畴,其中22所为民办本科职业技术大学,10所为公办本科职业技术大学。
本报告采用应用型本科高校2021年度发明专利的数据,不含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检索平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该网站的“申请(专利权)人”输入学校名称,筛选条件选择“发明”“有效”,“授权日”设置为“2021-01-01至2021-12-31”。数据收集和初步分析工作由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王玉和陈子涵等人完成。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如表1所示(由于部分高校并列,前50强高校共有52所)。
南京工程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位居前5强,均为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中,排名第一的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省属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底蕴深厚,应用特色鲜明,先后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及“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近年来该校发明专利授权量不断攀升,2021年以347项发明专利授权位列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进入前10强的还有嘉兴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等5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前50强的名单里共有46所公办高校、5所民办高校和1所独立学院,前50强高校的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共5819项,平均授权量112项。进入前50强的5所民办高校是西京学院、浙江树人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和南宁学院,其中西京学院、浙江树人学院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90项、79项和70项,分别位列第26名、第31名和第40名,黄河科技学院和南宁学院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均为63项,并列第46名。进入前50强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4项,位列第39名。
2021年全国67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共计10469项,校均16项。其中,284所公办高校共有9010项发明专利,校均32项;222所民办高校共有1113项发明专利,校均5项;164所独立学院共有346项发明专利,校均2项。由此可见,我国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而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则处于相对劣势。研究还发现,2021年有27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占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总数的40.7%,其中公办高校36所、民办高校114所、独立学院123所,这说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知识产权转化应用能力有待增强,学校整体科研竞争力还需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是创新的基础力量。民办高校是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7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质量和创新能力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全国共有108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共计1120项,校均10项。有114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占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总数的51.4%,可见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表2列出了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强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部分高校并列),其中有6所高校来自东部地区,3所来自中部地区,2所来自西部地区。西京学院、浙江树人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南宁学院位居前5强。
西京学院2021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0项,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位列第一。西京学院从战略高度出发,聚焦科研力量,建设了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教学资源之间的紧密对接,借助科研力量推进交叉专业、边缘专业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梯队和学科体系,近年来在发明专利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浙江树人学院2021年在发明专利上也表现优异,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9项,在民办本科高校中位列第二。该校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基础扎实、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 独立学院发明专利授权情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2021年全国共有41所独立学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共计346项,校均8项,低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明专利授权平均水平。有123所独立学院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占我国独立学院总数的75.0%,说明大部分独立学院的知识产权工作较为薄弱。整体来看,独立学院曾有的体制机制优势正在消失,这也是国家推动独立学院转设的依据之一。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位居前5强。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的独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74项),该校创办于1986年,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举办,该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驱动战略中,逐步形成以电子类专业为核心,工、管、经、理、文、法、艺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先后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表3列出了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较多的前10名独立学院(部分高校并列),除了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来自中部地区外,其余独立学院均来自东部地区。
四、 独立学院转设高校发明专利授权情况
根据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全国已有一批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截至2022年5月,我国67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共有148所高校由独立学院转设而来(其中17所为公办高校,131所为民办高校),课题组称之为“转设高校”。2021年有64所转设高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共计616项,校均10项,虽低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平均水平,但比之前有所增加,可见我国独立学院脱离母体高校转设后,正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我国148所转设高校中,有55所民办高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共计328项,校均6项;有9所公办高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共计288项,校均32项。由此可见,我国公办性质的转设高校在发明专利方面的竞争力比民办性质的转设高校更大。有84所转设高校2021年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其中民办高校76所,公办高校8所,这说明独立院校转设高校在社会服务这一职能作用上的实际贡献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民办性质的转设高校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不断提升在发明专利方面的竞争力。
表4列出了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转设高校(部分高校并列),共有4所公办高校和6所民办高校。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温州理工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位居前5强,除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民办高校外,其余4所均为公办高校。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浙江省宁波市的一所公办转设高校,成立于2001年6月,前身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合作创办)。该校自2020转设以来,不断增强专业学科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在发明专利方面一直保持高水平,2021年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以100项发明专利授权位列第一。
五、 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发明专利授权情况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确定了本科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专利发明作为一种知识的有效载体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动力。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理应在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等工作上有更大作为。2021年全国32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中共有12所职业技术大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共计71项,校均6项。有20所职业技术大学在2021年未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占我国本科职业技术大学总数的62.5%。可见,我国职业技术大学发明专利整体竞争力较弱,在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工作中任重而道远。
表5列出了2021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12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共有2所公办职业技术大学和10所民办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以44项发明专利授权取得“断层第一”。该校的前身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12月升格为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紧密依托区域产业的优势,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形成了以土木建筑大类专业为龙头,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及文化艺术大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不断在发明专利方面建树新业绩。
六、 提升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主旨,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践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做出理性选择,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实际贡献。
一是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引领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薄弱已经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水平,成为阻碍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症结。在思想层面,有关部门和各校要破除“应用型高校只要教学、不要科研”的错误认识。从全球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应用科学大学出现了所谓的“学术漂移”现象,应用科学大学开始注重科学研究,加强科研成为国外很多应用科学大学的普遍趋势。因此,应用型高校必须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制定明确的科研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以高水平科研引领学校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应用型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应用型研究不仅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应用型研究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突出应用导向,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开展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符合区域行业发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研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集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为一体的专门机构,建立成果披露制度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改变发明专利“重申请轻实施”“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该校之所以在发明专利上多年保持佳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该校坚持应用特色,全校72个本科专业中90%以上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性,80%以上专业与江苏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高度契合。近年来,该校过半数的发明专利实现转让,获评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集体、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
三是建设应用型研究团队。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整体科研基础薄弱,抓好科研团队建设是应用型高校科研建设的突破口。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重视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和学科团队的外引内培,切实从待遇、环境、感情、平台和机制等方面来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西京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在面对高学历教师队伍不足这一现实问题时,持续加大高层次师资队伍引进的经验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提供了借鉴。2020年,该校引进博士42人,2021年继续引进博士和高层次人才51人。目前该校975名教师中,高级职称406人,博士285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该校教学和科研的全面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年西京学院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四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作出部署。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科研资源相对稀缺,更应该自觉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加强与科技、产业部门的互动,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打破校内学科专业界限,建立资源配置一体化机制,对有组织科研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打破传统以学院、学科为单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革新的能力。
五要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深化校企间科研合作。根据合作深度的不同,应用型高校可以与企业开展三种类型的合作。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向企业提供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这要求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实践,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其次,应用型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研发技术,企业提出技术需求、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应用型高校教师要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双方紧密合作,共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最后,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兴办科技产业或带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产业学院,建设集开发研究、成果孵化和规模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形成高校优势资源与企业和市场对接的新机制,攻关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