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及科研平台建设
政企校三方共筑智能制造人才高地 中科仙络与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合作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3-12

本网讯 3月12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中心主任季凌洁携北京中科仙络智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到访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展校政企合作对接座谈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蕾、院长助理张松林、产业学院主管程聪热情接待。三方围绕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校政企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座谈会4.jpg

(图为产教融合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科仙络智算科技组织发展部部长张涛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技术优势及业务布局。作为深耕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服务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科仙络近年来积极与高校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订单班等合作项目,已与四川、贵州等地院校形成成熟的人才共育机制。此次来访旨在探索与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深度合作模式,将企业技术资源与学院教学体系深度融合。

刘蕾系统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成果。她指出,学院自2023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校政企协同育人”为核心,构建“N+M”协同育人新机制,实行“厂区办学,车间教学”,校企联合组建教师队伍,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产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面向企业的岗位需求,革新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辅以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学习,打通毕业生到企业岗位的“最后一公里”。

中科仙络校企合作部部长钟彩芸高度认可产业学院的办学理念。她表示,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未来可探索“微专业共建”“技术研发联合攻关”等合作方向,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实践,助力学生实现从“课堂学习”到“岗位胜任”的无缝衔接。


企业代表发言.jpg

(图为企业代表讲话)


季凌洁主任强调,芜湖经开区正加速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学院作为区域产教联合体的重要载体,需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她建议以“微专业”为切入点,整合企业技术标准与政府政策资源,开发定制化课程模块,形成“课程共建、师资共培、技术共研”的全链条合作生态。政府将持续搭建对接平台,推动校企在实习就业、技术转化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为本地产业升级注入人才动能。


季凌洁.jpg

(图为经开区季凌洁讲话)


此次对接活动标志着校政企三方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未来将围绕“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索“产业需求—教学改革—人才输送—技术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为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