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
SCIENCE NEWS

导语:各位准大学生们,你们是否对科技创新充满热情?是否渴望用自己的智慧改变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看看这里的学长学姐们是如何将梦想变成现实,用一项项硬核专利,点亮未来的科技之光! 专利背后的创新故事创新故事一:平时不起眼儿的汽车刹车片,一脚踩下去,却和能源的回收与节约息息相关。“我从没想过,大一时随手记下的一个点子,几年后会变成一项发明专利。”陈龙飞学长笑着回忆道。他与团队开发的“电动汽车制动热能量回收装置”不仅将传统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18%-25%电能回收提升至30%的电能+热能回收,还在第75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中斩获金奖。像陈龙飞这样的故事,在安信工并不罕见。学校通过实施“抓数量—提质量—促转化”专利“三步曲”战略,使专利成为培养学生创意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参与专利申请受理人数逐年提升,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的件数均已达到60%以上,2024年度占在校生比例12.7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安信工,你的创意和想法将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拥有

科技处 2025-04-15

本网讯 3月26日,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兵来校调研交流,副校长李震、章敏凤,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田启华,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戴平,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科技处处长陈杰平、副处长王伟参加交流会,会议由李震主持。王兵实地考察了双创中心,详细了解学科建设基础、科研团队配置及实践平台建设情况。(考察调研)李震对来访者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方面的进展。他表示,安徽财经大学作为省内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创新成果申报等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并希望两校在多方位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李震致辞)王兵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了我校在特色学科建设中的探索成果,并围绕学科建设的核心指标、特色凝练等提出指导性意见。他强调,学科建设需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产教融合特色,同时也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平台支撑。 (王兵发言)会上,双方进行

科技处 2025-03-27

https://epaper.wuhunews.cn/pc/whrb/content/202503/21/content_60961.html

芜湖日报 2025-03-21

本网讯 近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神针评价(SZPJ)研究团队发布2024年全国民办本科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88所民办本科院校(不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中,我校发明专利数量排名第三,在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中位列榜首。 (神针评价排名)神针评价(SZPJ)是对我国高校科研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系统、持续观察和评价的专业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重复验证、结合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当前实际等六大原则,评价结果每年发布一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188所民办本科院校(不含本科高职)获得1项及以上发明专利授权,其中有84所院校获得5项及以上,23所院校获得20项及以上,10所院校获得50项及以上。在民办本科院校中,我校以78项专利排名全国第3位,安徽省第1位。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地区或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布局科研方向,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规模上实现新跨越。未

科技处 2025-03-17

本网讯 3月12日下午,一场旨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人才培养与协同产业升级的盛会—鸠兹科创湾场景应用发布会,在我校A32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此次发布会由湾沚区人民政府和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我校与湾沚区科技局承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协办。 (发布会现场)此次发布会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企业界、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等众多领域的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落地”,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湾沚区委书记殷琼、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江宝,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副书记、副主任鲁胜启、市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葛雯、孔向东,我校校长吴敏、副校长李震出席活动。  (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孔向东介绍) (校长吴敏发言) (湾沚区区委书记殷琼致辞)发布会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家机构,依次展示了航空航天发动机高温智能感知壁面、工业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等科技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科研团队的创新

科技处 2025-03-13

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促进学院科研发展与教师能力培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近日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特邀安徽大学杭俊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杭俊教授长期致力于电机系统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拥有丰富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经验,并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图为专题讲座)活动中,杭俊教授以“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与实践探索——以永磁电机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为例”为主题,结合其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自然科学基金选题的思路。他指出选题应紧密结合学科前沿与实际应用需求,确保具备前瞻性与创新性。在申请书撰写技巧方面,杭俊教授从标题的拟定、摘要的精炼到正文的逻辑架构,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并特别强调了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关注要点。(图为杭俊教授主讲)杭俊教授还通过永磁电机系统故障诊断研究的实例,毫无保留地分享了高水平论文撰写的结构布局技巧,包括如何合理安排章节内容、突出研究重点;在数据呈现方面,他教导教师们运用直观、准确的图表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2-24

本网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关于同意首期第四批48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继续运行的通知》(国知发服函字〔2025〕18 号),我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顺利通过三年运行评估,再次获得运行资格。这标志着我校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技术创新支持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展现了较高的服务能力和显著的成效。(通知文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展议程框架下的项目,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和创新用户更快的掌握行业动态和新技术信息,帮助其增强创新能力。我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于2020年8月筹建,2021年10月正式获批运营。自运行以来,我校TISC在安徽省市场监督局(知识产权局)、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及校内各单位的鼎力支持下,面向企业和高校开展了多类型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24年12月,TISC面向企业和高校开展了多类型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组织了112场知识产权相关培训,培训人次达到16176;出具各类型专利检

科技处 2025-02-17

本网讯 2025年2月5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及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在这一权威榜单中,我校凭借出色的科研创新实力,在众多省内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中脱颖而出,排名实现了显著提升,从去年的第42位跃升至第39位,成功迈入安徽省发明专利排名前40的行列。 (图为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科研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管理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我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稳步前行,并在多个领域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已累计授权专利2965件,其中发明专利458件,面向企业开展专利成果转化622次。在2024年,我校的1项发明专利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银奖,另有1项发明专利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

科技处 2025-02-05